中國航空旅游網歡迎您!

    Fi-156戰斗機介紹
    2013-10-25 16:23:40   來源:   

    查看原圖

    Fi-156
    Fi-156 STORCH (鸛式)是二戰期間德國的輕型聯絡觀測機,由Fieseler設計制造。此型飛機堪稱為空氣動力學的奇跡,除了具有極其優異的短場起降功能,極低的失速速度僅需要時速約51公里,對于乘員的安全性提供很大的助益。
    此機的操控性能獲得飛行員的一致贊許,其平均壽命為著名戰機Bf 109的10倍,二戰期間幾乎在所有德軍前線都有它的蹤影。

    開發、歷史和發展
    1935年德國帝國航空部( Reichsluftfahrtministerium)向多所航空工業公司提出一個新的招標計劃,要求設計一種適用于聯絡通訊,軍隊合作和醫療救援的飛機。Fieseler 的總設計師賴因霍爾德是和技術總監埃里希的設想具有當時最優秀的短距起降性能,最終短脫穎而出。
    此機具有陸基飛機罕見的主翼收折功能,主翼可自翼根處向后沿著機身向后方收起,所以甚至可以裝置在車輛后面,慢慢拖行。主起落架很長,包含壓縮約450毫米(18英寸)的彈簧減震器。在飛行時起落架不能收回,機翼長而大,看起來像一只大鳥,所以有大鸛鳥這個昵稱。由于能夠以極低的速度降落而不會導致失速,看起來幾乎有垂直降落的感覺。
    Fi-156總共有五架原型機,第二架V-2(D-IGLI)首先完成,1936年被送到Rechlin進行測試,成功的測試結果帶來更多新原型機訂單。但此同時,帝國航空部對德國飛機工業發布了以Fi156為基礎的新規格。
    有三個公司對新規格提出產品,但并沒有能超越Fi156的設計。Messerschmitt Bf 163與Fi 156類似,但直到1938年才試飛,交貨太遲。Focke-Wulf的Fw 186的設計極為另類,被認為應付戰場韌性不足。Siebel的Si 201的螺旋槳位于座艙后方,并非傳統設計,雖然可以接受,但短場起降能力不如Fi 156。
    編號v-3及V-5的兩架Fi 156原型機裝有軍用設備,編號V-4的原型機在1937年裝有雪橇。在此之前總共完成10架 A-0 預產機。新飛機在1937年8月1日蘇黎世的第四屆國際航空展第一次公開展示,其短場起降能力讓觀眾即為訝異。
    V-2原型機展示了極其優異的性能,測試過程中在1240公斤的總重下,還能在時速51公里的時速下控制飛機。只要約時速13公里的逆風,它就可以在50米的距離內起飛,降落也只需要不到18米的距離,這個距離只比它的寬度多一點點。最短的降落距離紀錄僅有5米,降落時逆風比較大,地面經過整理。
    1944年,在德俄交戰的東戰線中,Fi 156 正用于運送傷患。
    最早的Fi 156 A-0于1938年完成,之后建造了少量的 B-0 及 B-1民用版本,及大量的軍用版本C-0(試產型)、C-1(聯絡機)、C-2(偵察機)。Fi 156C配備有一具MG 157.92mm機槍,做為防御武器,以及 Argus As 10C引擎。C-3則配有改進的 10P 引擎。后續的 C-5則可以攜帶三枚50磅炸彈,或150磅地雷,或副油箱使航程擴展到1010公里。D-0和有加大座艙的D-1版,可以做為傷患運輸之用。此外有個修改起落架使飛機可以降落在沼澤區的Fi 156 E-0,以及衍生的 Fi 256將乘員擴充到5名。

    特征
    此機裝置有幾乎與翼展同寬的固定式前緣縫翼, 靜態平衡副翼、以及大型襟翼,這些特征賦予此機極佳的低速操控能力,與短場起降能力。機翼可以向后折90度,以便公路運輸。大型、全罩座艙提供絕佳的視野。
    此機兼具空中指揮、偵察、連絡、著彈點觀測等多用途,并由于其極優異的短場起降性能可于未修筑跑道之一般地面進行很短距離即可起降,實際上只需要網球場大小的場地就可起飛。所以Fi-156幾乎能適應戰場上大部分的地形,也因此在二戰期間德軍的各個戰線幾乎都能見到他的身影。此機對德軍指揮而言,是不能或缺的。指揮官可乘此機飛赴前線與部隊保持聯系,并作出適切的判斷。例如隆美爾將軍在非洲戰場上就經常使用鸛式到坦克部隊中指揮。與此同時其他國家的軍隊,如法軍,都只能在后方進行指揮而無法掌握戰況。各師指揮部都有一定數量的鸛式,在戰役進行之前,各將領會乘鸛式集合,制定作戰計劃。
    此機由Fieseler及Morane-Saulnier等企業制造,曾在捷克、法國、羅馬尼亞等地生產,在二戰中約生產了2.800多架。法國在戰后還有生產,日本也仿制出三式指揮連絡機。,由于此機性能實在是非常杰出,各衍生機種在50年代進入私人市場,經常用于在空中表演及私人旅游中。

    特殊飛行任務
    Fi 156的設計使它可以極低50公里時速飛行,因此起降所需的跑道長度可以大幅縮減。
    鸛式最富傳奇性的事跡,是在1943年9月12日的橡樹行動中,曾經飛行起降于高難度的在意大利大薩索峰帝王臺山區,解救了被廢黜的意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墨索里尼乘坐一架降落在陡峭的山坡地的鸛式機,逃離格蘭薩所山頂旅館。
    位于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館中的 Fi-156,該機涂裝為瑞士陸軍標志
    此外,二戰結束后1946年11月19日,一架美軍所屬的C-53運輸機于瑞士墜毀,美軍嘗試拯救機上11名生還人員的努力均告失敗,最后是瑞士空軍的Fi 156飛機飛行了五晚,失事飛機成員全數救回,包括兩名將軍。此型飛機在瑞士空軍服役直到 1963年才退役。

    制造
    1942 年以前,德國境內的 Fiesler 公司是此型飛機唯一供應商,但由于戰爭需求,Fiesler于德國的生產線改為制造戰斗用途的其它航空器,此型飛機的生產改到其它被占領國。曾生產的國家包括捷克、法國、羅馬尼亞、俄國。

    俄國
    前蘇聯自1940年起于立陶宛的 ANBO 開始無授權的仿制 Fi 156,即安托諾夫OKA-38。此機搭載法制 Renault-MV-6 引擎,此前該廠有自行生產的偵察機,但后來決定仿制 Fi 156。該工廠于1941年6月被德軍炸毀,自此未曾復工。

    性能諸元
    Fi 156C-2
    引擎: Argus As 10C-3 八汽缸直列式氣冷引擎
    馬力: 240 hp
    重量:930 kg
    全長:9.9 m
    全寬:14.25 m
    全高:3.05 m
    翼面積:26.0 m^2
    續航距離:470 km
    最大速度:175 km/h(海平面高度)
    巡航速度: 129 km/h 或 149 km/h (3280英呎高度)
    爬升速度: 276 m/min
    升限:4600m
    乘員: 3~4人
    武裝:7.9mm MG15 旋轉機槍一挺位于座艙后方

    相關圖集

    微信關注中國航空旅游網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支付方式 | 遼ICP備10012394號-11 | |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福利在线无卡一|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三级在线视频| 亚洲日本香蕉视频| 亚洲第一页中文字幕|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第一成年男人的天堂|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亚|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色欲|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综合网|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亚洲成a人片在线看| 亚洲熟伦熟女专区hd高清| 国产亚洲一卡2卡3卡4卡新区| 亚洲高清免费视频|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亚洲综合自拍成人|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丫 | 久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人77777在线播放|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 亚洲 综合 国产 欧洲 丝袜|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