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薩伯-29“飛行酒桶”單座戰斗機
薩伯-29“飛行酒桶”是瑞典飛機公司研制的單座戰斗機,是瑞典第一種后掠翼戰斗機。1948年首飛,1951年交付,1956年停產,共生產665架,向澳大利亞出口30架。
發展歷程
第一架薩伯-29原型機在1948年9月1日實現首飛,這比米格15生產型的首次飛行還早了3個月。定型的薩伯29仍保留了進氣口和尾噴口呈筆直通道的設計。較短的進氣道使得其機身長度比米格15和F-86都短。機翼采用層流翼,在最初的原型機上采用的是全翼展的襟副翼,前緣外段有全自動前緣縫翼。但隨后在軍方要求下,從第二架原型機起將內側襟翼和外側副翼分開,前緣縫翼在副翼上反時被鎖定在收起位置。襟翼和副翼采用液壓控制。機翼總面積為24平米。減速板裝在機翼后緣位置,在后來的型號中被移到機身起落架艙門前的位置。水平尾翼高置于垂尾上采用電力調整升降舵面,最大變化角從+1度到-6度,從高速到低速有不同的變化速度可供飛行員選擇,在最小變化率為每秒1度。全部的4架原型機在1950年前完成交付。
原型機裝備早期型號的德·哈維蘭 “鬼魂”式發動機,生產型裝備“鬼魂”RM2型推力加大到2270公斤。全部的薩伯-29分為作戰型的J-29A、J-29E、A-29B、偵察型S-29C,其中,作戰型的J29A、A29B和從第三架起的原型機一樣在機首下方裝備四門20毫米機炮,每門備彈180發。另外在機翼下外部的掛架可掛500公升可拋式副油箱,這使得該機的燃油量增加了50%。兩邊機翼內側各有4個外掛架,每側可掛12枚75毫米空對空火箭,或總共掛14枚反坦克高爆裝藥的150毫米火箭,或每個掛架掛一枚125公斤炸彈,或每個掛架掛一枚180毫米反艦火箭,或者四枚仿自“響尾蛇”空對空導彈的RB-24。
各種改型
J-29A 首批生產型。
A-29B 第二批生產型,在機身內部加裝了油箱,增大了機內載油量
偵察型的S-29C型,四門機首下方的機炮被換成了四門照相槍,垂尾的裝設尾椎以安設告警雷達。一開始的四門照相槍內打算采用可辨偽裝的彩色紅外照相機,后由于價格奇貴,換成普通的黑白紅外照相機。機尾的雷達告警裝置也從垂尾被移到機身內。
J-29E,為了研究臨界馬赫數下的特征,薩伯工程師在原薩伯-29機翼的基礎上設計了一種外段帶鋸齒的機翼。這種改裝了鋸齒機翼的A-29B被編為J-29E。首架J-29E于1953年11月3日首次升空。這種鋸齒翼梢后被用到S-29C上。
另外有兩種J-29的改裝型,一種是J-29D系改裝了瑞典自行研制的帶加力后燃室的“鬼魂”式發動機的A-29B型,發動機加力推力達2800公斤。首飛于1954年。另一種是J-29F,系同時改裝了加力后燃室發動機和鋸齒翼的J/A-29。其中,一架改裝自J-29D,288架改裝自A-29B, 19架改裝自J-29E。同時具有J-29D和J-29E兩種型號特點的J-29F具有比早期型號高出大約一倍的爬升率和更高的升限。所以盡管全部薩伯-29各型的生產在1956年3月就已經結束,將各型改進到F型的工作卻一直持續到50年代末。
技術數據
空重:43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8375千克
最大速度:1060千米/小時
升限:15500米
航程:27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