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式疾風戰斗機是二戰中飛得最快的日本飛機,由中島飛機場研制生產,制式型號為 四式單(座)戰(斗機),代號キ-84(讀作 Ki-84)。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后不久就開始研制,于1943年4月首飛上天,8月開始小批量生產,但由于發動機的原因,知道1944年4月才交付陸軍使用。
各式型號
疾風的改型除 2 架原型機以外,還應有以下數種:
キ-84 增加試制型——用于試驗各種武器的組合方案、并試飛過雪橇型的起落架。它們的垂直尾翼形狀作過不同的修形,且采用一種集中型推力廢氣管。增加試制型主要制造于 1944 年的春季。
キ-84 甲(四式戰甲型)——空戰標準型,也是疾風的最主要生產型號。發動機和武器配備如上所述,機槍、航炮各備彈 350 和 150 發。
キ-84 乙(四式戰乙型)——專用于攔截轟炸機的防空型號。機頭和機翼上一律使用 20 毫米機炮,共 4 門(從量產第 3,000 架以后采用此種武器配備)。
キ-84 丙(四式戰丙型)——武器強化試驗機。即在乙型的基礎上,將原機翼航炮的口徑增加到 30 毫米。
キ-84 R ——采用ハ45-44 改型發動機的高空戰斗機設計方案,為此加裝了三級式空氣增壓器。
キ-84 渦輪型—— 一種換裝配備有廢氣渦輪空氣增壓器的ハ45ル型發動機的高空戰斗機改型方案。(ハ45ル讀作 ha 45 lu )
キ-84 P ——又一種換裝了比ハ45 更可靠的ハ44-13 改型發動機、機翼面積也擴大到 24.5 平方米的的高空戰斗機改型方案。它準備專門用來對付 B-29 轟炸機。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疾風的批量生產型號當中(當然主要是指甲型),中島廠曾對一部分飛機的翼稍平面形狀作過修改,而且在廠內自稱其為“疾風改”或キ-84-Ⅱ。但在軍隊內部,對它并沒有特別的區分和改稱。